托盘包装与打托规范
托盘包装(Palletizing)是欧洲公路运输中最核心的包装要求之一。 无论 Groupage、LTL 还是 FTL,绝大部分货物都需要以托盘形式(Palletized)完成装卸和运输。 正确打托能显著提升运输稳定性,减少破损和拒收风险。
一句话总结:托盘必须结实、货物必须固定牢固、整体必须能承受堆叠与叉车装卸。
一、托盘类型与规格要求
1. 常用托盘尺寸
- 欧标托(EUR Pallet / EPAL):120 × 80 cm(最通用)
- 美标托:120 × 100 cm(部分仓库使用)
- 一次性托盘:特殊尺寸
2. 托盘质量要求
- 必须为完整、坚固、无破损的木托
- 禁止使用湿托、裂托、掉角托
- 必须可供叉车前叉/侧叉进叉
3. 托盘承重要求
- 根据渠道,单托一般建议≤500 kg – 1000 kg
- 重货必须使用加固型托盘
托盘本身质量不好,会在装卸时直接塌陷,是拒收与货损的最常见原因之一。
二、货物与托盘的尺寸匹配要求
货物必须完全放在托盘顶部,严禁超出托盘边缘。
为什么不能超托?
- 超托会导致装车时相互挤压
- 叉车操作时容易碰撞导致破损
- 无法堆叠,会被中转仓拒收
- 运输途中刹车冲击会使货物掉落
正确做法:
- 托盘尺寸 ≥ 货物底面积
- 如货物太大必须使用更大托盘或木架
货物超托盘边缘是 Groupage/LTL 最常见的拒收原因之一。
三、正确打托的三个核心步骤
步骤 1:使用缠绕膜(Stretch Film)固定货物
- 从托盘底部开始绕 3–5 圈
- 逐层向上缠绕至顶部
- 顶部需封口,确保不松散
- 易碎品可增加保护膜或纸板
重点:缠绕膜必须“由下至上”,形成整体结构。
步骤 2:使用打包带(Straps / PP Belt)加固
- 横向 2–4 条打包带(视重量而定)
- 可增加纵向打包带提高稳定性
- 角柱(护角板)可防止捆绑时挤压变形
步骤 3:固定重心,确保托盘稳定
- 底部放重货,顶部放轻货
- 避免顶部留空或凸起
- 货物不能前后左右摇晃
- 必要时使用角柱、护角、压板等加强结构
判定标准:当托盘被叉车抬起时,货物不能左右摆动,也不会从托盘滑落。
四、堆叠规范(Stacking Rules)
托盘货物的上方可能会被叠放其他托盘,因此必须满足堆叠承压要求。
- 标准托盘高度建议 ≤ 180–220 cm(视渠道)
- 货物表面必须平整、可承压
- 重货不建议在顶部堆叠
- 若不能堆叠,必须清晰贴上 “Do Not Stack” 标签
注意:“不可堆叠”标签不会阻止中转仓叠放,只有“结构强度足够”才能真正避免货损。
五、重货打托要求
对于重量 ≥ 500kg 的托盘:
- 建议使用加固木托或木箱底盘
- 必须增加打包带数量(至少 4 条)
- 确保托盘脚结构完好
- 必要时使用木框或金属固定件
重货在刹车时的惯性更大,若没有强加固,非常容易倾倒或压损货物。
六、托盘贴标要求(简要版)
标签(Shipping Label)必须贴在:
- 托盘正面(叉车容易看到)
- 托盘两侧,共至少 2 份
- 标签信息必须与订单一致
如有以下标签建议同时贴上:
- Fragile(易碎)
- Do Not Stack(禁止堆叠)
- This Side Up(方向标识)
- Heavy(重货警示)
七、常见错误示例(请务必避免)
- 货物超出托盘边缘
- 缠绕膜只缠了一圈,非常松散
- 打包带过少或无打包带
- 托盘破损或质量太差
- 货物顶部不平整导致无法堆叠
- 内部未填充导致震动损坏
以上情况可能导致拒收、货损不赔、运输延误等严重后果。
八、托盘包装自检清单(Checklist)
- ✔ 托盘完整、结实、可进叉
- ✔ 货物完全在托盘面积内
- ✔ 缠绕膜 ≥ 3 层,从底部至顶部
- ✔ 打包带 ≥ 2–4 条
- ✔ 外形平整、可堆叠
- ✔ 重心稳定、不倾斜
- ✔ 标签贴在两侧明显位置
打托标准越高,运输风险越低,拒收率越低,运输越顺畅。
©德豪卡派